软件工程(智能化软件)
学科介绍和"传统软院"比较
智能化软件工程, 其实就是在软件工程的课程中, 添加部分人工智能的课程, 以及大一的跨学科课程. 因此在就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上, 都可以参考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. 软件工程是工科专业, 而计算机科学在南京大学属于理科专业, 在就业时, 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差别不大; 而在继续深造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. 如果希望搞研究学术, 或许同是技科的智能化科学与技术是更好的选择.
智软和软工的课程组高度重合, 但教授内容的难度却是智软大于等于软工. 例如离散数学, 一位软件工程的同学评价软件学院开设的离散数学"不需要学"; 而智软的离散数学难度对标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离散数学, 还是很有难度的, 因而如果想要离散数学的课程笔记和往年试卷, 建议寻求计算机科学学长学姐的帮助. 再者如计算系统基础. 软院的计基开设在大一上, 而智软的计基开设在大一下, 二者学习的内容基本一致, 但软院的学习深度和考试难度均略小于智软. 智软和软工均在大一下学习软件工程与计算I, 但是二者学习的内容并不相同: 软工主要学习了java, 从java的角度介绍了数据抽象的相关内容, 课后作业是软院祖传作业; 智软主要学习python, 并在最后两周内简单介绍了java, 并要求学生们自学java, 从python的角度介绍了数据抽象, 课程作业以cs61a的python作业为主, 涉及少量java作业. 二者难度相近, 期末独立出卷. 如果你想要参考资料, 可以向软院的同学寻求帮助; 如果希望做一下往年卷熟悉题型, 软院的同学们可能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了.
在以后的课程中, 智软会有少量软院不涉及的ai课程, 这对于智软的同学来说是优势, 同时苏州校区地处苏州, 在经济层面优于南京, 且与上海相邻, 在日后实习方面较传统软工的同学也更有优势; 而软工的同学将留在南京, 有更多的机会跨专业学习课程, 学习一些人文类课程增加自身素养, 认识更多同性异性同学并与之发展进一步关系, 跨专业学习丰富的计算机科学的相关课程,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, 有更多计算机相关的同学和学长学姐, 一同进步, 这是软院同学的优势。二者各有所长, 不必特别区分. 大家都是赛博土木工人, 谁也别笑话谁.
课程评价:
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(1-1):
对于意向智能软件的的同学来说, 这是一门必须认真学的课, 同时也可以通过它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愿意选择智能软件这个方向。
首先这门课的难度本身就很大, 并且课程作业是由软院助教和老师出的,本身难度就偏大, 同时对于技科同学们来说, 课程内容和作业会有一定脱节, 需要一定量的自学才能较好地完成作业。 再者技科的大一偏偏又有非常多的专业课, 时间并不充裕, 在cpl中不能充分地投入时间, 因而在本课程中取得的成绩可能不如同修此课的软院同学. 如果选择了智软或智科分流方向, 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, 因而不要被小小的cpl给打败了. 此外, 在你的身边可能会有较多的信竞退役生, 或者在课余时间里认真学习了编程的同学, 他们在本课程中可能会显得游刃有余, 较为轻松地掌握知识, 完成作业; 而对比之下零编程基础的自己学得却非常吃力, 以至于说寸步难行. 请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 熬过了艰辛的cpl, 你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编程能力. 如果学习cpl遇到了困难, 首先尝试去百度解决问题, 如果解决不了, 不妨请教周围的同学,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. 但注意, 请不要为了完成作业而抄袭他人. 首先, 课程最后会进行查重, 抄袭有可能会被倒扣分数; 再者, 这种行为让你较为轻松地完成了作业, 也会阻碍你的编程能力的进步. 百度, 翻书都是可以的, 但请勿直接复制粘贴代码, 学术诚信尤为重要. 实在完成不了任务就算了, 没必要死磕. 如果在学习cpl的过程中, 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学计算机, 那就放宽心, 去考虑除了智软以外的方向, 集成电路或者数字经济, 也可以考虑转专业. 未来的计算机行业不太可能像之前那样前途光明了, 没必要为了就业强行去学计算机. cpl其实只有3学分, 绩点比重远小于学习投入.
软件工程与计算I(1-2):
我个人及大部分同学都非常喜欢钮老师教授的软件工程与计算I, 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给分情况还是课后提问问题都非常令人满意, 但之后的软件工程与计算I可能不由钮老师教授. 本课程主要学习了Python和Java两门编程语言, 和cpl不同, 不仅教授部分语法知识, 还教授一些编程思想, 如数据抽象, 高阶函数等, 课程作业出自cs61a, 全英文题目, 阅读量较大, 难度适中, 甚至较cpl更简单, 但收获颇丰. 总的来说, 这是一门值得花时间的好课. 但一年后的软工计算I的老师并不确定, 因而不能保证教授的内容完全一致.
计算机系统基础(1-2):
是一门较硬的课, 涉及计算机的组织结构, 底层逻辑和汇编语言,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陌生且困难的. 这门课需要平时多花功夫, 认真完成作业, 这样平时分会很好看, 并且期末复习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. 教授这门课的毛老师人很好, 讲得思路也非常清晰, 但是莫名催眠 . 学好这门课, 对理解计算机, 及各种程序的运行逻辑有很大的帮助. 这门课和以后课程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有关联, 因而说是计算系统基础 .
离散数学(1-2):
离散数学是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都要学习的一门数学课, 内容繁杂, 包括且不限于逻辑入门, 概率论入门, 初等数论入门, 图论入门, 抽象代数入门, 似乎是为后来学习算法打下基础. 智科和智软的同学们将在同一课堂中一起学习离散数学. 离散数学无论是课程内容量还是难度都偏大, 课堂要求和课后要求都很严格, 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, 但我相信, 如果认真学习了这门课, 哪怕最后成绩平平, 也会收获颇丰. 假如你的离散数学老师是txp, 你的课程难度将更上一层楼.
关于智软的Q&A:
Last updated